資訊動態
行業百科
墜子戲是安徽省稀有的地方戲曲劇種,原為安徽省省屬十大文藝團體之一。起源上世紀初的安徽蕭縣,形成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它是以民間說唱的單口墜子為基礎,經過“大揚琴”、“道情班”和“曲藝劇”的過程發展而成。墜子戲以其主奏樂器為“大墜胡”而得名。
墜子戲是一個具有濃郁淮北鄉土氣息、藝術個性化很強的地方戲曲劇種。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豐富多彩,抒情性很強,大氣動人;花腔小調幽默詼諧,襯詞襯腔優美華麗;悲苦的“大寒韻”可催人淚下。墜子戲的唱腔有著不可替代的藝術感染力。
墜子戲的表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些表演程式是從當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模擬提煉而成的,具有較強的鄉土化色彩。
墜子戲的劇目大多由單口墜子中的“段子話”(說唱小段)與“蔓子話”(大部書)改編而成。其中傳統大戲百余出,小戲、折子戲40余出,大、小現代戲50多出。大戲情節扣人,小戲生活氣息濃郁,深受黃淮一帶觀眾的青睞。
墜子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由于它的表演形式非常符合當地觀眾的“口味”,因此發展較快。墜子戲的舞臺上曾先后涌現出被號稱為墜子戲“三大元”的劉元芝、陳元孝、陳元萍和朱月梅、張立峰等著名表演藝術家以及孟敏、邢亞東、張高彥、張莉、李玲、王芳、吳亞莉、李連民、辛文亮、等一大批優秀青年演員。墜子戲的劇目《魂訴》、《一條大魚》、《打賭》等曾晉京匯報演出?!度嗣袢請蟆?、《解放日報》、《文匯報》、《安徽日報》都曾發表專題評論文章對墜子戲加以評述。墜子戲的演員還多次在國家級和省部級的重大藝術活動中獲獎,墜子戲在安徽戲曲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一)墜子戲是帶有鮮明皖北地方特色的劇種。音樂體制為板腔體。唱腔可分為基本唱腔和花腔小調兩種:基本唱腔的抒情性很強,男腔質樸豪放、蒼勁穩健,女腔委婉多姿,莊重大氣。哀怨悲苦的“寒腔”、“寒韻”催人淚下;花腔小調幽默詼諧,襯詞襯腔較為固定,優美華麗。墜子戲非常擅長演出現代戲。如:《李雙雙》、《金妹和銀娃》等。尤其是生活氣息濃郁小戲。如:《小菜園》、《打賭》等。
墜子戲是脫胎于民間說唱的一個新興稀有劇種,至今仍保留一定程度上的說唱藝術的風格。墜子戲的說與唱結合得非常自如,加上主奏樂器墜胡的音區、音色非常接近人聲,它的上、下滑音都能和唱腔渾為一體,更顯現了這一劇種唱腔的特點。
墜子戲“重唱”。在墜子戲舞臺上凡有建樹的演員,向號稱“三大元”的劉元芝、陳元孝、陳元萍和朱月梅、張立峰等,無一不是以唱制勝的。墜子戲的演唱以本嗓發音,唱法有“大口”、“小口”、之分?!按罂凇币郧f(莊重)、宏(宏亮)、剛(剛勁)、厚(渾厚)為其個性,“小口”則以俏(俏麗)、巧(口巧)、脆(脆水)、柔(柔美)為其特點。在唱腔中還經常出現旋律上、下四度調式的自然交替。豐富生動的淮北本土語言也是墜子戲表演特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墜子戲的表演,在角色上雖有生、旦、凈、丑等行當之分,但唱腔的分行并不是那么嚴格,只是在唱法、潤腔和使用襯字方面加以不同的處理。墜子戲班里素有“戴上胡子演老頭,摘掉髯口扮小生,扎上褲腳演老媽兒,頂上毛巾演小旦”之說的演員兼行的習慣,長期以來,鍛煉出不少戲路寬廣、一專多能演員。墜子戲從曲藝發展為戲曲,形成初期,就學習、借鑒其他兄弟戲曲劇種和民間歌舞花鼓燈等的表演形式,逐步形成在表演上偏重于寫實,接近于生活,自然、樸實、灑脫的表演風格。早期演出生活小戲較多,在指法上,旦角一般少用“蘭花指”,而使用本劇種特有的“單點指”。在步法上須生起步時不“亮”靴底,行走臺步時,采用“顛步”。這種步法是根據生活中老年人行走的規律演變而來,穩鍵而稍顛動。其幅度和速度根據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年齡決定。速度慢時,稱“拔步”,速度快時稱“點步”。在化裝上,無論生、旦都不提眉,除凈行外,各種行當都采用接近生活化的臉譜。
得心應手地表現農民的生活,善于表演農村題材的戲,也是墜子戲的一大特色。墜子戲里的中、老年演員,大部分都來自淮北地區各縣或“皖、豫、蘇、魯”接壤地區的農民或民間說唱藝人(至今不少演員的老婆、孩子仍在農村),他們對當地農村的鄉風民俗非常熟悉,農民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對他們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他們對農民的生活有著深刻的體驗,與當地的老百姓有著血肉般的聯系,這便是墜子戲能夠得心應手地演好農村戲,善于反映農民思想感情的一個牢固的思想基礎和雄厚的生活積累。從40年代演出的《潘金蓮拾麥》、《三姐拜壽》、《王林休妻》,50年代演出的《小菜園》、《小飛蛾》。60年代演出的《雷鋒》,80年代的《金妹與銀娃》,90年代的《三對夫妻間》,乃至2005年的《打賭》等農村生活戲都無不散發著淮北農村濃郁的泥土香味。這些劇目中的人物至今仍被黃淮一帶人民所記憶猶新。從藝人們的純樸表演不難看出墜子戲這一劇種受當地民風民俗所影響而形成的,帶有強烈淮北本土民間風貌的藝術個性。
?。ǘ嬜討虻囊魳钒樽嗍且源髩嫼鸀橹飨?主奏樂器),結合翁子(二胡)、古箏、琵琶構成的“四大件”包腔組,另外還配有:揚琴、大三弦、笛子、嗩吶、悶笛、笙、中胡、大提琴等樂器。
主奏樂器墜胡(業內人俗稱“大弦”)又叫墜子、墜琴。形狀類似小三弦,琴桿和弦軸為紫紅木制成?!吧娇凇睘楣琴|鑲嵌,共鳴筒為橢圓形,蒙以梧桐板。比二胡弓稍長、稍粗的弓子配以白馬尾。兩根琴弦為純四度定音,里弦為F,外弦為bB,墜胡的中、低音區音色。
- 上一條:
- 下一條:什么是墜子戲